在当前区域一体化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,交通除了其最原始的运输功能外,越来越多地承担着资源聚集、辐射引领和城市服务、品质提升等多重功用。面对严峻的城市化问题,集约、高效、绿色的交通方式在国土空间中的主导地位日益凸显,交通对国土空间规划的影响及价值建构极其重要。
当前,严控增量、盘活存量是城镇建设用地的主要方向,为更好满足人们多样化出行需求,既需要交通资源高效利用,以此来提高空间综合承载力、提升空间场所的价值,又需要塑造良好的空间秩序、优化国土空间格局。
武汉市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中,也明确提出要着力解决经济转型、社会转型、空间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区域发展协调、空间格局优化、资源要素配置和空间品质提升等问题,塑造更高质量、更有效率、更加公平、更可持续、更为安全的国土空间。其中,建设以人为本、高效便捷的枢纽城市既是发展目标,也是发展途径。
“以人为本”的交通策略必须兼顾高效和公平两方面。一方面,为应对环境压力,我们必须高效复合利用土地资源,进行城市更新而非大拆大建。另一方面,为满足社会各个阶层需求,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,交通基础设施的均衡普惠也是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。
这一策略的典型代表是一种非汽车化的TOD用地开发模式。TOD模式围绕城市公共交通展开,有利于推进老城更新和新区高水平规划,塑造多样化、人性化、社区化的生活空间;也是城市寻求新的增长点的需要,有利于城市格局的重构,形成城市新中心。
随着公共交通沿线“人”的频繁流动和聚集,无数新的生活场景和生活方式将随之展开,进而影响城市的发展。
TOD的发展前景被国内各大城市看好,近些年各地的建设如火如荼。面对一波波的TOD开发热,我们也需保持警惕。比如城市更新过程中TOD开发不能过于强调开发强度而忽视轨道交通实际客流承载能力,如若供需失衡可能会造成后续一系列交通甚至社会问题。我们时刻需记得交通的投入需围绕“人”来展开,不忘“以人为本”的初衷。
